怼怼肆拾玖坊A:肆拾玖坊估值80亿?众筹模式?忽悠了谁?成全了谁?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家成立仅6年的酒业公司,搭上了“酱酒热”的东风,估值一路暴涨,今年4月A轮融资估值为50亿,7月B轮融资就成了惊人的80亿。
“跑火车”的不仅是估值,还有产量。众所周知,酱酒是需要时间沉淀才能拥有质量稳定均一的基酒,单纯靠收购小酒厂无法将“小舢板”改造成“航空母舰”,但该公司负责人已经宣称具有万吨的产能和5万吨的储酒基地,而具有70年历史的贵州茅台产能也不过是5万吨。
更令外界质疑的是,这家靠营销“出圈”的酒业公司,靠的是所谓的众筹模式,这也被指游走在法律边缘,商业模式合规性存疑。
这家迅速蹿红的酒企就是肆拾玖坊,一家联想集团职业经理人跨界打造的酒业新零售企业。
然而,随着公众理性消费,以及酱酒热回归常态,再加上国家正出手严打资本无序扩张,肆拾玖坊的游戏还能玩多久?
估值3月暴涨30亿
2021年4月18日,以“产业互联,众创之光”为主题的肆拾玖坊A轮融资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这是肆拾玖坊成立6年以来的首次融资。此次融资额度超过1亿元,融资估值达50亿元,据公司介绍,这在目前已经公开估值的创业型新零售酒企中位列第一。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估值在3个月后就暴涨到了80亿。
7月30日,肆拾玖坊创始人兼CEO张传宗在肆拾玖坊六周年纪念大会上宣布,肆拾玖坊已于日前完成6亿元B轮融资,估值80亿元。
根据肆拾玖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财年,肆拾玖坊销售额突破10亿元,2020财年销售额达20亿元。
“肆拾玖坊将在5年内完成上市,努力打造出一个年营业额百亿元、总市值达千亿元的上市公司。”肆拾玖坊创始人、CEO张传宗在此次融资发布会上如是说。
众筹模式存疑
肆拾玖坊,是一家靠营销模式“出圈”的酱香酒企。肆拾玖坊属于跨界做酒,严格意义上他们并不是传统的酒商,而是一群懂资源整合的人来做白酒。
据其官方介绍,肆拾玖坊品牌创始人张传宗召集了49位IT界精英,以众筹方式筹集了500多万元初始资金,组建起了肆拾玖坊的第一级众筹股东。随后,在全国各省市再次通过众筹方式组建分公司,以“众筹股东既享有分公司股东分红又共同销售产品”的方式,迅速在全国其他省市建起了分舵。
张传宗此前在公开渠道介绍,不同于传统白酒有层层经销商、代理商,肆拾玖坊为两级股权众筹,从总舵到分舵、堂口,只有两级,中间不设层级,将渠道成本降到最低。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肆拾玖坊实际是三级股权众筹模式:总舵——分舵——堂口,堂口下面还经营社群。
首先是第一级众筹,成立总舵,即股权众筹。以肆拾玖坊创始人张传宗为发起人,集聚了49个联合创办人,每个人拿出10万元左右的资金,众筹到5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肆拾玖坊公司,这些人是原始股东,每个人享有原始股权。
第二级是连锁众筹,成立分舵,49个原始股东,这49个股东每人至少创办一个分舵,据肆拾玖坊2020年宣传,就已经有108个分舵,而且这108个分舵同样是采用众筹的方式,每个分舵发展200个人,比如每人投资2万元,这200个人就是该分舵(分公司)的股东。
第三级是分舵发展的堂口,堂口也就是是终端门店,终端门店的成立也采用众筹模式,一个终端门店发展30个人,每人至少投资1万元,每个人还要创建一个100人以上的社群,用来发展市场。
从肆拾玖坊分舵股东发来的模式说明中可以看到,其中表明了“所有股东均有推广、销售、代言的责任”“对接分舵乃至全国人脉和平台”。肆拾玖坊采用的是“1万元押金、1万元买货,众筹给低价,三级众筹加价卖”的模式,这就意味着直接把货压给了众筹股东。
据肆拾玖坊官方宣传,肆拾玖坊目前拥有4000个新零售销售终端,其中包括百余家新零售众创平台,1500家新零售体验店、2500个新零售经销商,有30000人成为肆拾玖坊新零售合伙人。
但这种模式是否合规?在数万合伙人的蜂拥下,这种模式的法律风险也被赚钱的热情所掩盖。
收购的酒厂是老赖
成立刚满6年的肆拾玖坊,其产能、产量,以及基酒存量也备受市场质疑。
张传宗曾公开对外表示,过去6年时间,肆拾玖坊将所有的利润,和可以调动的资金全部投向茅台镇,先后收购鹏程、茅泉、郦城、国联四家酒厂,布局了万吨的产能,构建了五万吨的储酒基地,和一个三万坛以上的千斤坛基地。
但金通社发现,肆拾玖坊收购的茅泉酒厂,曾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这样的品质值得信任吗?
2016年到2017年,茅泉酒业公司五度被贵州省仁怀市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2017年4月,茅泉酒业因拒不支付给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的53700元电梯安装尾款而被诉至法院,同月又因拖欠瀚华担保股份有限公司4103085.75元被法院列为执行人。2017年7月,茅泉酒业因拖欠鲁班建工有限公司工程款844963元拒不付款而被诉至法院。2018年3月,茅泉酒业因拖欠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683.41万元贷款而被诉至法院。
另外,2017年10月,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判定茅泉酒业有限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犯贵州茅台集团商标专用权的涉案商品,且赔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的合理开支人民币50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收购小酒厂进而提升产能风险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小酒厂并没有太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品质保证。因此,如果以收购中小型酒企进行产能扩容,未来对于肆拾玖坊的发展将面临更大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凭借收购酒厂就能提升产能以及储酒量,那么郎酒、国台酒业甚至贵州茅台都不用再担心产能问题了。事实上,关于收购酒企以提升产能虽看似通过资本就能解决,但实际上仍要考量收购企业基酒的质量、年份以及储酒年份。
严管资本无序扩张
手握数亿融资,肆拾玖坊CEO张传宗在今年春糖会期间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明确表示,“肆拾玖坊融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借助资本的力量助推企业的发展。我们也会把融到的资金全部投向茅台镇、投向酒厂,去收购更多酒厂,从而加大酿造规模以及储存规模,这也是为了我们品质的保障和长远的发展。”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国家对于资本在白酒行业的无序扩张已经出手监管。
8月20日,市场突然流传出一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发布的《关于召开白酒市场秩序监管座谈会的通知》。据悉,此次座谈会除谈到市场价格问题外,还谈及“酱酒热”下大量投机资本涌入茅台镇相关的白酒市场秩序等问题。
数据显示,酱酒大本营贵州仁怀新成立了12780家“酒业”公司,大量资本涌入茅台镇,见酒就收,见厂就谈合作,从大厂到家庭式作坊,门口都排队等着要合伙做生意的人。这其中不少是冲着“捞快钱”去的。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以来,就有巨人集团、融创中国、北京联美集团、北京首农食品集团、修正药业、来伊份、众兴菌业等众多业外资本,跨界做酱酒。这些业外资本动辄号称要投资百亿做酱酒。
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董广阳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主要针对的应是资本围猎酱酒。“当下要打压的不是白酒,而是投机资本,是针对二级市场并购白酒以及借酱酒题材炒作的资本,以及一级市场追逐白酒尤其酱酒的资本。”董广阳称,浮躁了要训一训,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资本无序炒作和投资肯定是要退潮的。
而在监管关注投机资本无序扩张,涌入酱酒赛道“捞快钱”之际,资本市场上白酒板块估值明显回调。
但估值迅速蹿升至80亿的肆拾玖坊,会受到何种程度的影响,业界正拭目以待。